我們要去參觀很期待的新天鵝堡和慕尼黑啤酒節!!
說到德國代表性的城堡,就不得不提新天鵝堡(德:Schloss Neuschwanstein),
新天鵝堡係由巴戈利亞國王 路德維希二世所建造。

1.從Augsburg奧格斯堡中央車站搭火車前往Füssen福森
2.搭乘78號或73號巴士,在Hohenschwangau Neuschwanstein下車
3.搭巴士Schloss Neuschwanstein或馬車上山
(1)平常日: 無法使用
(2)週一到周五的國定假日: 無法使用
(3)週六、週日: 凌晨零時起到隔天凌晨3點
2.車種限制:
(1)只能搭乘德國各地區域火車 /二等艙 (2. Klasse)
(2) 大部分的各地交通協會的所有交通工具,包括S-Bahn, U-Bahn, Tram(地面電車)及 BUS 。
並不是所有公車登能搭乘!! 德國有很多縣市沒有區域交通協會,或者當地交通協會沒有把德鐵整合進來,當地公車就不適用快樂週末票!!!
(3)不適用前往Berchtesgaden(貝希特斯加登)、Königssee(國王湖)、 Salzbergwerk(鹽礦)、Kehlsteinhaus (鷹巢)、Ramsau (藍紹/ 阮紹/ 拉姆紹教堂)、Zauberwald (魔法森林) 、Hintersee (辛特湖)、Linderhof
(Schloß) (林德霍夫宮)的RVO公車。
(4)不適用前往Füssen(富森)、新天鵝堡 (Schloß Neuschwanstein)及Wieskirche (世界遺產-維斯朝聖教堂) RVA公車!!
RVO & RVA兩家原本乘客條款內允許旗下德國境內各普通公車路線適用拜楊邦票及快樂週末票,但是2016年及2017年分別公告僅適用拜楊邦票,不再承認快樂週末票。
邦票規定則是需要同一邦,例如天鵝堡、慕尼黑、羅騰堡、紐倫堡及奧格斯堡同屬巴伐利亞邦,至於其他限制:
1.搭乘時間限制:
(1)週一到週五: 上午九點起到隔天凌晨3點
(2)週六、週日、國定假日跟拜揚邦假日: 凌晨零時起到隔天凌晨3點
(3)週一到週五,如果打算隔天凌晨零時起到凌晨3點間才開始使用拜揚邦票,須前一天購票才能使用。
2車種限制:
(1)只能搭乘德國各地區域火車 /二等艙 (2. Klasse)
(2) 大部分的各地交通協會的所有交通工具,包括S-Bahn, U-Bahn, Tram(地面電車)及 BUS 。
今天是星期日,其實我們可以買邦票,9點前就能出發,
所以我們今天買錯票而多花錢,而且也因為買周末票就不能免費搭RVA公車。
加上昨天星期六,我也是買到周末票,所以總共兩次買錯票,算是學到一次經驗吧。
這天我們起了一大早,搭乘7點3分的慢車RB前往富森,
火車上就標示富森,所以不怕搭錯。
大概九點前就到富森站,公車站就在火車站外面,另外要提醒不同季節有不同車次,
公車時刻表Montag – Freitag 指的是周一至周五, 73/78 號公車,從福森車站發車往霍恩施萬高方向的時間,
記得在 Hohenschwangau Neuschwanstein Castles 站下車,別坐過頭嘍 (跟著大家下車就好)。
Samstag 指的是周六發車時間,會發現時間少的非常多,所以如果你是周六來要特別留意。
而Sonn – und Feiertag 指的是周日或假日發車,反而只有 78 號 有到霍恩施萬高,73 沒有。
但下一般接駁的公車還要30分鐘,而且小雨不停地下,我們果斷地搭上高級名車Benz的計程車上山。
計程車站牌就在公車站旁邊,會清楚標示目的地新天鵝堡還有票價,
這一趟車資是11歐,我們兩個人和另一亞洲人一起共乘分攤。
從Fussen站搭車抵達Hohenschwangau Neuschwanstein,
約莫不到10分鐘左右的車程,我強烈懷疑司機有飆車,還沒看完美景就到了...
而下車就知道從Hohenschwangau Neuschwanstein看新天鵝堡還好遠,
搭計程車的話會直接送你到售票處。
搭公車的話,會送你到下方的旅客服務中心前。
所以還要進行第三段交通才能抵達新天鵝堡喔!
高高在上的新天鵝堡。
我們先到售票屋,領取我們在臺灣就預訂的新天鵝堡門票,
裡面排隊的人群分為兩排,一排是當天買票,一排則是已經預約買票,
當天買票不一定會排到自己想要的時間,而且排隊人群比較多,
所以很建議多花1.8歐先上網買門票。
訂票網址:https://www.hohenschwangau.de/1354.0.html
可以選擇想要參觀的地點組合,可以單買也可以買套票。 一共有三個景點:
新天鵝堡 (Neuschwanstein) 、高/舊天鵝堡 (Hohenschwangau)、巴伐利亞國王博物館 (Museum of the bavarian kings)
還可以選擇參訪時間和導覽機的語言。我們只有想參觀新天鵝堡而已。
很多人都有寫訂票教學,我就不再贅述了。
我們有出示巴伐利亞14天城堡票,所以只有收手續費3.6歐/2人,新天鵝堡是免費參觀,但要注意城堡票是不含舊天鵝堡,
如果要參觀舊天鵝堡,則要另外付費。
進場時間為11點15分,所以我們還有時間可以逛一下售票屋附近的商店和Alpsee湖。
不能免俗,我在售票屋前發現紀念幣機器,就投幣買了一枚當紀念。
離售票屋比較近的舊天鵝堡(Schloss Hohenschwangau),
我們沒買組合票券不能進去參觀舊天鵝堡,所以純粹拍拍照就好了!
舊天鵝堡為12世紀建造,因拿破崙戰爭被破壞,後來的馬克西米利安二世國王,就是新天鵝堡主人路德維希二世國王的父親,將其買下,
1832年至1836年年許多著名的浪漫主義時期藝術家參與了重建工作,今天人們能夠參觀城堡裡面的14個房間,應該歸功於他們。(摘自維基百科)
我身後鵝黃色的舊天鵝堡。
走去湖邊的路上,可以看到小鎮上別具特色的房屋,
很多建物牆壁都有可愛的裝飾品,
或是採用鮮艷色彩對比,充滿巧思。
逛過街上的紀念品商店,我們一路散步阿爾普湖 ( Alpsee ) 邊。
走到湖邊的遊客不少,不過大多都是站著拍張照就離開了。
儘管氣候不佳,清澈見底的藍綠色湖水讓人看了也羨慕起湖裡悠然自得滑水的野鴨和白鵝。
雨天霧濛濛的天空,雨水落在平靜的湖面泛起一圈圈漣漪,遠方黃橘綠紅色樹林在雨霧中若隱若現,
近處的孤樹、一張椅子,另有一番空靈的蕭瑟之美。
據說沿著湖畔小徑,走到湖的對面,可以同時拍到新天鵝堡和舊天鵝堡遙遙相對的照片。
從山下裡到山上的新天鵝堡有三種方式: 走路上山、公車、馬車。
我們上下山搭的是公車,票價是5.2歐/2人。
若是搭馬車,則上下山票價是不同,上山:6歐、下山:3歐。
也可以選擇走路,走和馬一樣路徑差不多40~50分鐘,
另外也可以抄小徑,終點在瑪莉恩橋,就不用從新天鵝堡繞一圈過來,30分鐘不到就抵達了。
從新天鵝堡四周仰看,城堡外觀十分高聳潔白,部分建物還在整修。
新天鵝堡入口處可以寄放行李,價錢是4歐/1件。
旁邊有免費廁所可供使用。城堡內部也有免費廁所。ㄧ般付費參觀的設施裡面都有附設免費廁所。
到了城堡入口處就有一個大螢幕顯示進場號碼,輪到號碼時在感應門票條碼進場,
但我們是用14天巴伐利亞城堡票去換票,門票上面沒感應條碼,後來是找到入口處的服務人員直接開旁邊小門讓我們進入。
而城堡內是禁止拍照,並且有提供語音導覽,參觀時間差不多30-40分鐘。
有著「童話國王」之稱的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兒時曾在父王馬克西米利安二世重建的「高天鵝堡」(舊天鵝堡)中居住,
看著城堡中「天鵝騎士」壁畫長大的王子,15歲時第一次欣賞到華格納的《羅恩格林》,
其中講述天鵝騎士冒險拯救公主的《羅恩格林 (Lohengrin)》特別得王子歡心,
年輕而浪漫的王子深深為故事中的天鵝騎士沉醉,常常把自己幻想成天鵝騎士。
路德維希王子對瓦格納歌劇的熱情也正源於此。傳說,路德維希二世曾經的未婚妻索菲(茜茜公主的妹妹)也是華格納的崇拜者,
國王與她相處時很多時間都在談論華格納的歌劇,有時兩人還會穿上《天鵝騎士》中男女主角的服飾,扮演劇中人。
年輕又浪漫的路德維希二世。
茜茜公主的故事之後會在維也納遊記提到,維也納保存好多茜茜公主相關的博物館,
而且茜茜公主是路德維希二世的表姑。所以路德維希二世的未婚妻索菲也是他表姑,
由於當時歐洲社會這種大型政治家族,為了保持血統的純淨,近親通婚是非常普遍的,
但是造成了許多的遺傳疾病,最普遍就是精神病或遺傳疾病。
不過最後路德維希二世悔婚,並沒有娶索菲公主,有人說是因為路德維希二世是同性戀,
但也有人說公主在籌辦婚禮時愛上一個攝影工作室的平民,
再加上路德維希二世真正喜歡的是大他6歲的表姑-SISI公主(伊莉莎白皇后),所以才會悔婚。
美麗又浪漫的茜茜公主
新天鵝堡(Schloss Neuschwanstein),和舊天鵝堡(Schloss Hohenschwangau)的所在區,在中世紀建有四座古堡,到了19世紀,這些古堡已經是一片殘垣斷壁。
其中一座稱為「前天鵝石城堡(舊天鵝堡)」,在1830年代由馬克西米利安二世(路德維希二世的父親)所下令建造的「高天鵝堡」取代。
其西南方的另一座「女人石城堡」,也早已不復存在。剩下的兩座稱為「前高天鵝堡」和「後高天鵝堡」,就在現今新天鵝堡所在的位置上。
新天鵝堡,位在德國巴伐利亞省福森市,在德國東南與奧地利的邊界上,城堡就蓋在隸屬阿爾卑斯山山脈一個近一千公尺高的山頂上 ,
路德維希二世決定在此地興建他的「夢幻城堡」,因此下令將前後高天鵝堡的廢墟炸掉,清除前後天鵝堡廢墟後在原址興建新天鵝堡。(摘自維基百科)
新天鵝堡奠基於1869年9月5日,從1869年至1873年新天鵝堡的大門部分的建築和內部裝飾完工。
已便於路德維希臨時居住和監察建築的情況,1880年宮殿封頂慶典。1884年可以入住。
國王的王位廳,餐廳,臥室,起居室,辦公室已經暖房。均設在城堡的第三層。為了方便建堡,城堡的第二層曾作為建築工人的臨時住所。
路德維希的願望和需求隨著城堡的建築不斷的增長,拜占庭穹頂會堂樣式的王位廳取代了原先計劃中的工作室,客人的房間則由摩爾廳所取代。
但是由於資金的不足,很多的設想都沒有實現。這個城堡有傳統的建築用磚所建成,稍後由其他石材進行外部裝裱。
用於建築大門和懸樓的砂層方石來自於巴登-符騰堡州的尼爾廷根。
用於建築窗,穹弓,柱和祈禱堂的大理石來自於奧地利阿爾卑斯山脈的Untersberg。
為了便於後來的王位廳曾動用的鋼質的腳手架。
值得一提的是,在王位的廳的正中央,大理石台階的最上方,沒有本來應該設置的王位寶座,
因為路德維希二世從來就沒有看到過和使用過這個王位廳。(摘自維基百科)
新天鵝堡的南面
在1868年5月15日在給作曲家華格納的信中,國王路德維希二世提到:
希望在前高地城堡的古堡廢墟上建造一座城堡,風格取自中世紀德國騎士城堡。
路德維希建堡的啟發有幾個:一個是他父親馬克西米利安二世的早期建堡計劃;
另一個更重要的啟發則是他在1867年前往埃森納赫旅行中,和弟弟奧托一世共同遊覽的瓦爾特堡。
天鵝堡中的歌劇廳(Saengersaal)和騎士浴室(Ritterbad)的設計,就採用了瓦爾特堡的設計圖為藍本,
此外路德維希還受到西班牙摩爾人建築風格的影響。
他想把天鵝堡建成作曲家華格納作品中的幻想的日耳曼傳說世界。城堡的設計主要交付給劇場布景設計師克里斯蒂安·揚克設計。
城堡中隨處可見典型的哥德式建築細節,而所有門窗、列柱迴廊則呈現巴洛克風格,主要廳堂的裝飾則是拜占庭式的瀝金濕壁畫。
也許因為新天鵝堡的名字,整個城堡中所有的水龍頭以及家具,和房間配飾都是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天鵝造型。
城堡內裝飾極其奢華,從天花板、燈飾、牆壁到日常用具,無一不是工匠精雕細琢之作。(摘自維基百科)
新天鵝城堡內部(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國王路德維希最後在他自己建築的新天鵝堡中的逗留,是他在1886年6月9日被軟禁時。
他在1886年6月13日於施坦貝爾格湖逝死時,新天鵝堡還沒有完工。
在17年的建築時間裡,他只逗留過172天,那時候只有三分之一的房間是完工的。
國王路德維希從未想讓新天鵝堡公諸於眾,在他看來寧願將此堡毀壞,也不能讓它失去其神秘魅力。但是在他死後六個星期,
城堡對外開放,並在旺季(六月到八月)接待每天達5000人。
為了保證通順的參觀路線,一些房間在此後完工。其中包括王位廳(Thronsaal)的帶有巴伐利亞動物世界圖案的馬賽克地板。
此地板有2百萬塊的小馬賽克石組成,工程歷時兩年之久。(摘自維基百科)
新天鵝堡是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的行宮之一,共有360個房間,其中只有14個房間依照設計完工,
其他的346個房間則因為國王在1886年逝世而未完成,在他死後的七個星期城堡向公眾付費開放,
是德國境內受拍照最多的建築物,也是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摘自維基百科)
新綠樹林圍繞著新天鵝堡(維基百科)
路德維希二世可能是歷史上最狂熱的城堡修建者!
這位巴伐利亞國王一生建造了三座有名的城堡,包括模仿凡爾賽宮的小特里阿農宮建造「林德霍夫宮 Linderhof」,
耗資二億馬克完成的「赫爾倫基姆澤宮 Herrenchiemsee」,以及最著名的「新天鵝堡 Neuschwanstein」,
由他興建的三座城堡更成為巴伐利亞旅遊業的重要收入來源,真正造福後代!
難怪巴伐利亞人至今還尊稱路德維希二世為「我們親愛的國王 (unser Kini)」。
城堡的全景模型,占地十分廣闊,所以不是每間房間都開放參觀。
從新天鵝堡景觀露臺上欣賞舊天鵝堡、小鎮及湖景,
此雨還是不停地下,山下景色都在猶如有一抹面紗的氤氳雨霧籠罩著,
一切顯得詩情畫意起來.....
從露臺還可以看到遠處的瑪莉恩橋(Marien Brücke),
橋就橫跨在兩座山中間,底下則是萬丈深淵,感覺走在橋上應該會戰戰兢兢,提起十二萬分注意。
中午時間,我們選擇在城堡內用餐,
餐廳只有簡單的輕食,如熱湯、披薩、沙拉、飲料及甜點等,
所以我們點了披薩和牛肉湯,
冷冷天氣好適合喝完熱湯,整個身體都暖和起來了。
參觀完新天鵝堡後,我們沿著指標路線前往瑪麗恩鐵橋,
這時天氣忽然變好了,不再下雨,
但身後新天鵝堡仍被一團濃霧所圍繞,猶如神祕的仙境城堡。
另一個角度則是可以看到高天鵝堡(舊天鵝堡)以及山下的Alpsee湖,
在秋天景致的襯托下,整個景色如同一幅濃郁色彩的油畫一樣,
莫怪路德維希二世對此處如此鍾愛了。
很快就來到瑪莉恩橋,排隊的人群絡繹不絕,
聽說在這個橋上是欣賞新天鵝堡的最佳角度,不過人潮也太多了,
在完全沒有限制人數的情況下,橋上擠了滿滿的人,好怕超重呀!
這座橋是由路德威希二世為紀念其母親而命名。之前曾經封閉一段時間維修,
冬季有時因安全考量也會封閉,我們很幸運地在開放時候,在橋上拍到城堡全景。
新天鵝堡建造一百多年來,帶給世人無盡的美好幻想,也帶給德國豐厚的觀光來源,
同樣也激發無數藝術創作者靈感。
這座似乎只存在於夢幻仙境中的城堡,卻是一座未完成的城堡,
也是路德維希二世未完成的夢想。因他像謎一般的死亡而停工,給這座城堡蒙上了一層憂鬱哀傷的色彩。
她掩映在山巒疊嶂及山嵐縹緲中,猶如不食煙火,天界下凡的美麗仙子,
穿著潔白的輕紗,舞姿曼妙輕盈 ,翩翩起舞,飄飄灑灑落入富森的一簾幽夢;
他又像華格納歌劇中那個從聖地來到人間拯救公主的騎士,身穿銀白色鎧甲肩,
孤寂又堅忍地,靜靜地矗立於山巔絕壁之上,默默守護著這片土地。
我們離開瑪莉恩橋,搭著巴士到山下,我在附近的紀念品店買了我一直念念不忘的新天鵝堡的水晶燈,
我們每到一個景點,都會有紀念品店在賣當地景點的水晶燈,但我特別鍾愛新天鵝堡水晶燈,
看著燈光照耀在一片片雪花中的新天鵝堡,仿佛可以幻想在白雪靄靄的冬天裡,
新天鵝堡就像被白雪覆蓋的公主,蟄伏在這片寧靜的白色大地,默默等待他的王子降臨救贖她。
在山下公車站換搭78號公車回富森火車站。
山下公車旁有收費的廁所。我們接著再搭火車回慕尼黑中央火車站。
德文教學
Montag – Freitag = Monday – Friday
Samstag = Saturday
Sonn- und Feiertag = Sunday and holiday
過了差不多兩小時,回到慕尼黑後,我們搭S-BAHN到Karlsplatz卡爾廣場附近的Oberpollinger百貨公司採買longchamp包包和辦理退稅。
從下面火車站上來廣場就看到好大的噴水池。
卡爾廣場(Karlsplatz,慕尼黑本地人通常稱為斯塔修斯),
是德國慕尼黑市中心的一個大型廣場,建於1797年,
得名於不得人心的巴伐利亞選帝侯卡爾·西奧多。
斯塔修斯這個稱呼則得名於酒館”Beim Stachus”,一度由Eustachius Föderl擁有,
並且直到卡爾廣場開始興建前一直位於此處。
廣場上最重要的建築物是卡爾門(已拆除的中世紀城堡西側的城門)、以及新巴洛克風格的正義宮,
在夏季,卡爾門前是一個大型噴泉,在冬季則變成了露天溜冰場。
在其地下設有大型購物中心。卡爾廣場和瑪利亞廣場之間,
是該市主要的步行區(Neuhauser街、Kaufinger街)擁有無數的店鋪和餐館。
慕尼黑地鐵和郊區鐵路都在廣場地下設有車站。
卡爾廣場也是老城環城馬路Altstadtring電車系統的一個樞紐。
卡爾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嚴重受損,重建時有所簡化。(摘自維基百科)
穿過卡爾門就會看到兩旁高樓林立的商店街,百年歷史的Oberpollinger百貨公司就位於其中一棟。
這條商店街到之前介紹過的瑪麗恩廣場 München, Marienplatz的路上,都有古色古香的老建築和教堂,還有平價品牌到國際品牌百貨公司、各大商場,
平價品牌例如H&M ZARA,甚至還有德國傳統服飾店,應有盡有,是規劃相當完整的購物區。
我們在Oberpollinger百貨公司買完包包和辦完退稅,
就算在市區退稅,還是要到機場蓋海關章喔。
百貨公司營業時間是星期一至六早上10時至晚上8時。
我們搭U-bahn到Theresienwiese站參加一年一度的慕尼黑盛會-啤酒節。
今年啤酒節是在9/16~10/3,每年日期及天數都會稍微更改喔,想出發參加的人請
難得有機會遇到啤酒節,當然要共襄盛舉,
想像著大家穿著德國傳統服飾,暢飲啤酒,大快朵頤著美食,看到德國節慶文化縮影。
從地鐵站出來,沿路都有啤酒節會場的指標。
之前我們查過新聞,因為今年恐攻事件頻傳,所以今年啤酒節的安檢很嚴格,
再進會場前會有警察檢查物品,不得攜帶水瓶和大型包包,所以今天我們特地換了小包包,
紳士先生的大包包則是寄放在慕尼黑中央火車站置物櫃。
一堆人穿著德國傳統服飾參加啤酒節,女生就穿著低胸白上衣加上背心圍裙,服飾上面縫印有格紋或是圖騰花卉等傳統圖案,
男生則是格子襯衫加上吊帶短褲,真得很佩服她們勇氣,天氣還滿冷的,她們卻不怕冷地穿著輕薄衣服。
慕尼黑啤酒節(又稱「十月節」,德語:Oktoberfest)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在德國的慕尼黑舉行,
持續兩周(大概16天),是慕尼黑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動。2002年大約有六百萬人參加了啤酒節,許多其他城市也效法慕尼黑舉辦「十月節」。
啤酒節最初起源於1810年,為慶祝路德維希王子的婚禮所舉辦,不過現今已經轉為嘉年華了。(摘自維基百科)
會場裡面到處人山人海,接踵摩肩,十分擁擠,所以還是要小心隨身包包。
進入啤酒節場地後,會被現場大小型各式刺激遊樂設施震攝,這根本就是把遊樂園搬到現場!
各種自由落體、高空旋轉、雲霄飛車及鬼屋等遊樂設備大排長龍,不需要等候太久就能上去扯破喉嚨、放聲尖叫釋放壓力,
很多是老少咸宜的遊樂設施,所以不少人都是家族一起出動,算是大小親子同遊的節慶,值得一訪。
看到高空遊樂器材上,好多年輕人享受著遊樂設備帶來猶如騰空飛翔般刺激,不過我膽子小就再下面欣賞就好。
會場除了大型遊樂器材以外,還有好多攤販,各種德國小吃、啤酒等,
還有ㄧ些射擊遊戲,打拳擊,紀念品小物等等。
我覺得最特別的是有販賣巴伐利亞傳統點心-愛心薑餅,
餅乾上頭會以糖霜寫著我愛你等字樣,適合想要告別的人表達自己的心意。
同時德國人也常常會將心型薑餅掛於另一半身上,可說是有種宣示主權的用意,
不過我們沒有買,因為我們都不太愛吃薑餅,但真得好可愛。
這個啤酒節就像是大型嘉年華,有玩又有吃,
這次我們沒有預約帳篷,所以來個帳篷巡禮,幾乎慕尼黑有名啤酒餐廳都這此設置帳篷,
我們碰碰運氣看看有沒有空位。
大帳棚外面都裝飾得美輪美奐,聲光效果十足,就是為了吸引更多遊客的目光,
真的很難以想像帳棚都只存在兩周就要被拆除。
進去帳棚是免費,但要通過檢查,以避免有人帶了飲料進場,畢竟他們就是要賣啤酒,
帳棚內裡幾乎座位全滿,而且一杯啤酒都是一公升計算,通常比較貴,
在帳篷內喝酒真是高額消費。
服務生都十分厲害,可以很穩地一口氣拿了好幾杯啤酒。
德國人生性嚴謹,難得有如此盛會,可以讓他們瘋狂地發洩壓力,
所以在這裡大家都顯得情緒很高昂熱情,帳棚內有巴伐利亞樂團演奏,
即使是陌生人都會舉杯高歌並互相乾杯,
到更激動之時,會看到有人站到椅子上跳舞狂樂!
還有是一整個家族一起狂歡,就會手牽著手圍成一圈歡唱著,連結整個家族情感,
欣賞一下大家邊唱歌邊喝酒的歡樂氣氛,
我們尋尋覓覓還是找不到空位就離開了。
啤酒節活動越晚越熱鬧,就是個大型嘉年華會,
這些攤販和遊樂設施等都會開放到午夜喔。
當然如果帳棚內找不到位子,也可以在戶外座位區坐下來喝啤酒喝到微醺,
但也可選擇在路邊吃美食與世界各地的觀光客交流,逛遍整個啤酒節會場。
很多人都以為德國啤酒節就是要吃豬腳,但其實烤雞和香腸也很有名,
我們聞到烤雞的香味,再看到一整排的肥美烤雞,經過不停翻轉燒烤,變成金黃色外皮,
而身上的油不停往下滴,誘惑人食指大動,
看到購買人群絡繹不絕,我們買了烤雞和香腸當晚餐。
逛了部分會場後,時間也不早了,我們帶著愉快歡樂心情搭火車回到奧格斯堡的旅館,
火車上擠滿了狂歡回來的人們,看到爆乳上衣辣妹和德國短褲男人,
有的還醉到東倒西歪,站都站不起來,有的還在高談闊論,聊得很開心,
可見大家玩到多瘋狂阿!
坐在我旁邊的德國正妹。
好好休息,以準備明天的旅程。(明天遊記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