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離開瑞士,再度踏入德國境內,
我們早上在旅館裡吃早餐,
旅館早餐提供很簡單的食物,
有各種麵包、起司、火腿、果汁、牛奶、水煮蛋、水果等,
考量我們等等要搭車時間有4個小時之久,
所以我們盡量吃飽一些。
我也會做出豐盛的總匯麵包。
吃完早餐後,我們就前往旅館附近的電車站搭車,
在火車站轉車一次,最後在巴士站下車。
這次我們搭flixbus時,因為2件29吋行李而被加收費用,1件行李9歐。
搭上flixbus後,我們開始跨國之旅。
過了一個小時多,我們看到巴士搭船要橫渡波登湖,
我們巴士旁邊停了好多輛汽車,
大家都下車在船頭欣賞湖景,
只見波登湖上籠罩在濃霧中,
一片白茫茫,四周景物都若隱若現。
之後船上岸後,天氣也轉好了,
我們繼續接下來的旅程。
在巴士接近慕尼黑時,
我看到路邊有很大的benz門市,
大家都知道德國是汽車工業大國,
不少名車都是德國製造,
根本是男人的夢想汽車。
終於在下午2點時抵達ZOB Munich巴士站,
因為這幾天剛好是慕尼黑啤酒節,所以我們訂不到慕尼黑便宜旅館,
只好訂到附近奧格斯堡的ibis旅館,但我們還不想太早回旅館,
所以我們買邦票搭S-bahn火車前往下一站慕尼黑中央火車站存放我們的行李。
買邦票的原因涵蓋我們之後搭市區電車和地鐵,以及回去奧格斯堡的火車。
另外要提醒雖然歐洲的火車站或地鐵站沒設閘口,
但據網友說沒買車票或是月台票0.4歐,
只要進入地上白線有塗寫或上面懸掛"Zugang nur mit gültiger Fahrkarte oder Bahnsteigkarte"
(只有持有有效的車票或月台票才能進入) 的區域就是進入車站月台區。
如果被查獲可是要罰60歐!!!
下面照片是慕尼黑市區S及U Bahn路線圖。
還有購票後請務必注意日票上是否有印出購買時間,
空白尚未啟用的日票,請務必在進站前,
順著票上箭頭及在這裡啟用車票 (Hier Entwerten, validate your ticket)的說明文字,
將日票放入打票機(Stempel Automat )將進站的日期跟時間打印上去,
才會正式啟用。
第一次搭乘區域火車、U-Bahn 及S-Bahn 是進入月台前的打票機啟用,
第一次Tram (地面電車)跟Bus (公車)是在車上的打票機啟用。
不過邦票是有印出時間,而且邦票很大張,
塞不進打票機裡面。但記得當天需要在票上簽名喔。
結果發現因為啤酒節關係,置物箱根本供不應求,
甚至還有人放好多天都不取走,
所以螢幕顯示需要投更多錢,
我本來以為是只要有顯示就是空箱。
最後我們採取很笨的守株待兔,只要看到有人取行李,
跟他詢問可否下一個使用。好辛苦。
終於我們無行李一身輕,就趕快搭U-bahn地鐵往慕尼黑皇宮出發!!!
抵達Odeonsplatz音樂廣場站後,沿著手扶梯上來就旁邊皇宮花園的入口,
另一邊則是鮮黃色的鐵阿提那教堂,
一旁則是將軍堂。
鐵阿提那教堂由巴伐利亞選帝侯Ferdinand Maria和Henriette Adelaide of Savoy夫婦建於1663年到1690年,
以慶祝1662年期待已久的王室繼承人,王子馬克西米利安二世Emanuel的出生。
這座教堂為義大利巴洛克式,模仿了羅馬的Sant'Andrea della Valle,
由義大利建築師Agostino Barelli設計。1690年,他的接任者Enrico Zuccalli在原計劃之外增建了一對71米高的穹頂雙塔。
洛可可式樣的正立面直到1768年才由弗蘭索瓦·德·屈維利埃完成。
其地中海外觀和黃色色彩成為該市著名的標誌,並對德國南部巴洛克建築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摘自維基百科)
一開始以為皇宮是從花園走進去,後來才發現我們完全走錯了
因為是初秋季節,花園的樹木紛紛換上金燦燦的衣裳,
在暖暖的秋陽下,我們漫步在灑落落葉的小徑尋找王宮入口。
結果先看到王宮的後面,但因為沒有門口,所以我們繼續往裡面前進,
看到巴伐利亞州總理府,再來則是劇院博物館,
我們還進去劇院博物館問王宮位置,
可能是我們英文太差, 工作人員也不知道位置。
只有拍到這間巴伐利亞州總理府,復古的圓頂屋頂,
門口挑高的柱子,兩旁延伸的玻璃建物,看起來氣勢恢弘。
我們只好又繞回大街,從將軍堂左邊大路走進去,
左轉下一條小路看到好多棟特殊建物Hofkapelle法院樂團和硬幣收藏館Staatliche Münzsammlung,
我們真的迷路了,幸好遇到一個外國人手上拿著導覽圖,
我們厚著臉皮跟他問路,結果她好心地把導覽圖給我們並指路,
終於我們知道要沿著原本大街再往前,就找到很不起眼的王宮入口。
皇宮入口,可能走過還沒發現。
我們趕緊把握時間走進去,穿過一個小庭園,
就會看到王宮門口。
我們在售票處買了巴伐利亞14天城堡團體票44歐,馬上就可以使用。
巴伐利亞城堡聯票2017年票價:
憑票可以在14天內參觀相關景點。
單人票(single ticket)24歐
團體票(family/partner ticket)44歐,
團體上限是兩個成人+一個18歲以下孩童。
詳情可參考網站(連結)
如果預定行程會參觀很多巴伐利亞城堡,
建議可以計算個別城堡票價和城堡聯票比較,再決定是否要買聯票。
如果您造訪的景點有看到此符號,城堡聯票可以使用並購買。
持聯票至售票亭換票,再憑換得的票券入場。
聯票在部份景點有含免費租借語音導覽服務,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在換票時向櫃檯詢問。
慕尼黑王宮(Münchner Residenz)為昔日巴伐利亞君主的王宮,
位於德國慕尼黑市中心。聽說是保存最完整的巴伐利亞王宮,
又分為博物館和珍寶館,不過我們只逛到博物館。
另值得一提,德國很多建物在第二次戰爭前就遭受嚴重破壞,
但德國人已做好預先的準備,將這些珍貴文物移往安全地方,
以致戰爭結束後同年1945年能夠迅速重建,
並儘可能將宮內的藝術品和皇室文物歸回原處保存著,
幸好有他們當時先見之明及戰後努力的重建,才能讓我們一窺皇室風采。
慕尼黑王宮不像其他城堡宮殿設計有整齊劃一,
是由10個大小不一的庭院建築群相連而成,王宮建築群就像大迷宮,
不是每個都開放,而且外觀就像普通市政建築,
但內部卻是令人意想不到奢華,紀錄歷屆皇帝在這裡生活的軌跡,
也見證巴伐利亞從1385年到1918年的輝煌歷史。
參觀皇宮時需要寄放包包,每個場館都有看守人員,
隨時提醒參觀者不要靠近文物,
內部可以拍照,但禁止用閃光。
進入博物館時,首先映入眼簾是一座的貝殼鑲嵌的洞穴式庭園,
洞穴庭園概念據說來自希臘神廟,是用來供奉水神的,
用貝殼、果實、岩石所打造成的五官和身形,半人半魚雕像猶如存在異國的神話人物,
充滿神秘又古文明的氣息。
走到下一扇門後,
會發現接下來參觀的更精美的Antiquarium (The Hall of Antiquities) 古物大廳。
畫筆細膩用色溫暖的濕壁畫布滿整個大廳,
大廳兩側展示著德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像,
屋頂採圓形拱頂構造,增添大廳非凡的氣勢。
大廳開端是一座壁爐,
而另一端是一座小階梯平台,
平台下方中央放了一尊安詳的沉睡小天使雕塑,
周圍都有精美的雕刻。
這個古物大廳是慕尼黑皇宮中最古老的房間,
是阿爾卑斯山脈以北最大的文藝復興時期風格大廳 (Renaissance hall) 。
祖先的畫廊( Ahnengalerie / Ancestral Gallery)
金碧輝煌的洛可可風格長廊,
白色的牆面上有著雕刻精緻的黃金花飾和歷代皇室人像畫作,
富麗堂皇的內部裝潢,可見當時王國的富饒與強盛。
王宮分為好幾個展區,牆面上都有大型刺繡畫。
館內收藏的文物,精緻華麗到像一件件藝術品。
從上方看見了 法院教堂 Hofkapelle / Court Chapel,
教堂建於17世紀,我們從皇宮內俯瞰,類似是皇室的專屬教堂。
小禮拜堂(Reiche Kapelle / Ornate Chapel)由公爵Maximilian I和他的妻子所私人使用的,
禮拜堂內的大量黃金裝飾品和珍貴的聖物收藏,
當時的公爵相信藉由聖徒珍貴的黃金或寶石遺物力量,
能連結上帝與人們關係,這些遺物會猶如奇蹟般的力量保護著皇宮,
故小禮拜堂成為皇室精神的象徵中心,也不禁讓人驚嘆其華麗!
我好想要黃金和白銀,眼睛都快被閃到睜不開了,
統治巴伐利亞的王朝也太有錢了~~
我們參觀到皇室的餐具,一樣是金光閃閃。
接著穿越一間又一間當時皇室成員的起居室、書房、接待室及宴會廳等。
以前的床都很高也好小,不管是上方的華蓋還是床本身都這樣方方正正的,
不知道睡起來舒不舒服?!
只是鏡子也裝飾繁複的金邊雕刻,看到眼睛都花了。
這是皇帝大廳(Kaisersaal / Emperor's Hall),
於17世紀初由公爵Maximilian I所建造完成,此廳為皇宮區中最重要又最寬敞的大廳,
主要是節慶時所使用,而天花板上有一整個系列的畫作,展現出理智和美德的訴求,
讓此大廳有著深刻不同的涵意,也突現出皇帝大廳的治理風範。
整個王宮大概就屬古物大廳跟洛可可風格的祖先畫廊最值得一看了,
內部裝設得美輪美奐,富麗堂皇!!!
這個皇宮博物館館藏很多珍貴寶物,不妨可以安排半日參觀。
結束參觀皇宮之旅後,我們回到花園,補拍一些照片。
花園內有一些水池,盛開蒔花的花圃,高大整齊的樹木以及中間有綠色圓頂的黛安娜亭子。
我們逛完花園後,就搭地鐵到瑪麗恩廣場站Munich Marienplatz station,
新舊市政廳、大小教堂、藥妝店、著名餐廳及服飾店等林立在地鐵站周圍,
而且廣場上還有許多攤販,所以這邊人群眾多,十分熱鬧,
不過一些商店教堂等六點就大部分都不營業了。
這是新的市政廳,正面裝飾有巴伐利亞國王 , 寓言、傳說的英雄、聖人等的雕像。
整個建築布局恢宏、裝飾華麗。
是個20世紀才完工的新哥德式建築,建於1867-1908年。
85米高的鐘樓上有全德國最大的木偶大鐘,
每天11:00、12:00、17:00、21:00,會有真人大小的32個木偶演出1558年威廉5世的婚禮情景。
此時塔閣裏許多彩色人偶分上下兩層排著隊簇擁而出,配合著音樂節奏載歌載舞,
惟妙惟肖地再現了當年大婚慶典的場景,持續10分鐘。
紀念這場婚禮的原因,是要帶走黑死病的哀傷恐懼,迎來慕尼黑的興旺與繁榮。
新市政廳上方也有觀景台,可花錢登塔喔。
市政廳前方豎立著金色的瑪利亞圓柱 Mariensäule 說明了慕尼黑巴伐利亞人信奉的天主教。
白天晚上的市政廳有不一樣的風情,
白天的新市政廳看起來很雄偉高聳,每個建築外觀都布滿精細的雕刻裝飾!
晚上這些凹凸不平的雕刻,在建物烙印深淺不一的陰影,就增添了一點陰鬱神秘的氣氛......
剛有提到附近有好多商店,包括一些藥局,
我們把握時間進去逛了一下。
廣場的西北角矗立著聖母教堂,
明顯的特徵就是兩個大大的綠色洋蔥式圓頂,
聖母教堂建於 1468-1525年,經歷了二次大戰砲火攻擊只剩兩座高塔完好,
目前的建築是1945-1994年完工的。
這個教堂內有個巨大的「惡魔腳印」,
這個腳印的傳說眾說紛紜,但都是描述惡魔進入教堂後沒有看見窗戶,
但教堂卻有充足的光線。
惡魔發現後,憤怒的跺腳留下腳印。
只可惜我沒有親眼參觀,希望下次有機會了。
廣場的東南角是聖彼得教堂(Die Kieche St. Peter),
慕尼黑最古老的平民教堂。
這座哥德式建築建於1050年,完成於1294年,擴建於17世紀 。
鐘塔可以花錢登上306階階梯後,飽覽慕尼黑舊城區最美市景。
可惜我們今天時間不夠,只能從外面遠看鐘塔,
塔樓建築體側面看起來超窄,
就可以想像爬樓梯的過程有多艱辛了。
下面照片是舊市政廳,但看起來比新市政廳還新穎,
因為二次大戰慕尼黑遭到轟炸,塔樓幾乎全毀,
1958 重建完成,尖塔是近代1974才完工,
鐘塔下方有個大大的通道,是1934年因應交通繁忙而建造,
感覺和伯恩的鐘塔類似設計。
市政廳有一個滿特別的景點就是茱麗葉雕像,
莎士比亞筆下的浪漫悲劇《羅密歐與茱麗葉 Romeo and Juliet》是以 義大利維洛那 Verona 為背景。
因為義大利維洛那 Verona 與慕尼黑締結為姊妹市,
所以維洛那贈送最具代表性的複製品。
茱麗葉的胸部都被摸到發亮,好害羞喔
聖靈教堂(Heilig-Geist-Kirche)是一座天主教本堂區聖堂,
也是慕尼黑現存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可能1208年由路德維希一世建立聖神救濟院,
內有羅曼式的聖女加大利納禮拜堂,緊鄰 Thalburgtor,即今天老市政廳鐘樓。
1327年的火災摧毀了凱薩琳的禮拜堂,
隨後新建了帶有唱經樓的哥德式教堂,在1392年完成。
1724年至1730年,聖靈教堂由Ettenhofer和阿桑兄弟改建為巴洛克式。
巴伐利亞世俗化以後,1806年它從醫院分出,以讓出地方興建穀物市場。
二次大戰1945年其外牆被摧毀,重建始於1946年,仍然沒有完成。
祭台祝聖於1955年。自1973年以來,阿桑壁畫,祭壇和整個內部,都進行修復。(摘自維基百科)
歐洲城市連接兩棟建物的空橋,也搭得很有美感,
很融入整體古典的市容。
慕尼黑這座城市三步就是一間小教堂,五步一間大教堂,
教堂數量之多和密集也是我在這次旅行城市中少見的,而且風格迥異,
但對於我們看到後面都會對教堂麻痺,
除非是建築風格很特別,或是存在特別文物或傳說,
才會真的印象很深刻。
也許對於西方人來說教堂不在特別,
只要讓他們能得到心靈平靜及寄託,
就是他們心目中理想的教堂。
我們今天只有早上是正式吃過一餐,
中午則是在車上囫圇吞棗的吃ㄧ些零食,
所以現在七點多已經很餓了。
我們今晚要去吃很多人推薦的皇家啤酒屋 Hofbräuhaus ,
位於瑪莉恩廣場附近,由巴伐利亞王室創立於1589年的Hofbräuhaus ,
至今已經約有400多年的歷史,號稱全世界最大的啤酒屋,
莫札特、奧地利皇后伊莉莎白、列寧等都曾來過這裡,
1920年希特勒還在這裡召開納粹黨成立大會,不只歷史悠久,
在德國的啤酒歷史裡的地位也是屹立不搖。
餐廳的外觀是一棟白色建築物,
白色的牆上吊著的是代表著HB的藍白格子旗幟。
雖然我們剛到皇家啤酒屋時,外面都是排隊的人群,
服務人員就一段時間放一些人進去找位置,很快就輪到我們。
餐廳裡面空間很大,目測可以容納500~600人不是問題,
後來查資料才知道這間餐廳可以容納3500人,
但生意真的太好了,加上適逢啤酒節,
餐廳幾乎高朋滿座,找不到空位,
後來我們和一群德國人和美國人併桌。
在歐洲通常用餐時,一坐下還沒開始看Menu時,
服務生一定會先詢是否要先喝什麼?
結果我們還在辛苦地研究菜單時,最後要決定好點餐時,
服務人員已經忙碌到忘了我們存在,
幸好的美國人幫我們提醒服務人員替我們點餐,
我們才順利吃到我們的晚餐。
遇到好心人~~YA,可惜忘了跟他拍張照。
至於哪些是最推薦的菜色呢?
烤雞(1/2 frisches Bayerisches Hendl vom Grill mit hausgemachtem Erdapfelsalat)、
德國豬腳(1/2 hintere Schweinshax'n mit Reiberknodl und Speckkrautsalat)、
慕尼黑著名的白香腸(Original Muenchner HB-Weisswurste mit Brez'n)及維也納炸牛肉排都有人推薦。
來到啤酒屋,我們自然點了一大杯檸檬啤酒,
一杯蘋果汁,一份豬腳和一份麵條。
總共花了39.3歐。
一公升的啤酒上桌視覺真是太震撼了,好大一杯啊!
這邊啤酒沒有小份量,酒杯超大的,我超怕沒拿穩。
當然豬腳的SIZE不惶多讓,也是驚人的大,
可以讓饕客盡情地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大家應該很想問我們豬腳好不好吃,
這裡的豬腳烤到皮都焦脆口感,幾乎沒有膠質了,比較偏硬,
外皮根本可以用銅牆鐵壁形容般的堅硬,用刀子切都有些費力,
但豬腳裡面的肉質卻是軟嫩多汁,
醬汁比較偏鹹香,可惜沒有解膩的附酸菜,
佐料是Q彈黏乎乎的馬鈴薯泥球,
所以我們一開始以為是糯米做的,
但隔壁的外國朋友說是用馬鈴薯做的
我猜應該是加了起司之類的。
我們還有點麵條,不過上桌的好像是麵疙瘩,
配上鹹香的佐料,其實滿好吃的。
我們都覺得啤酒很好喝,
原因就是香醇不苦澀,太令人懷念啦!!!!
如果怕這樣還沒吃飽,在餐廳裡還有穿著傳統服飾的女服務生穿梭在各桌間兜售蝴蝶麵包
一顆好像在2.5歐,沒吃飽可以吃麵包充實一下肚子XD
這邊的女服務生都是穿著傳統民俗服裝,非常有特色,
低胸吊帶蓬裙強調女孩子豐滿曼妙的身材,
外國人真的很敢穿。
現場還有樂團表演,可以看到有人盡情地跟著音樂載歌載舞,
但含蓄一些,還有人跟我這桌外國朋友一樣,邊拍桌子邊跟著唱,
而且還是一桌拍完,另一桌跟著響應,
明明大家都不認識,卻都玩再一塊,好有趣喔。
連小紳士先生都被氣氛感染邊喝邊唱。
我們HIGH到跟對面的外國朋友也乾杯起來~~
要說現場有多熱鬧,就有多熱鬧啊!
有兩段餐廳影片,大家可以看一下餐廳全景,並聽聽看他門唱的歌曲。
我這時注意到餐廳天花板圓拱造型和繽紛的彩繪,圖案是樸實的花朵配上溫馨的顏色,
恰如這家餐廳帶給客人溫暖又愉悅感受。
HB皇家啤酒屋的壁飾,刻滿好多圖案,感覺很像酒桶的蓋子。
HB皇家居酒屋的餐廳口也有販賣他們家的周邊產品,一系列的T恤、明信片、吊飾、酒杯等等。
在慕尼黑的第一個夜晚就獻給 HB 皇家啤酒屋 Hofbräuhaus München 囉!!
有美食、有啤酒、還有音樂跟如此歡樂的氣氛,
很推薦去München時,一定要朝聖這間400多年的啤酒屋啦!
HB Hofbräuhaus München (Hofbräu München)
網站:http://www.hofbraeuhaus.de/
FB:https://www.facebook.com/HBmuenchen/
地址:Platzl 9, 80331 München (google map)
電話:+49 89 290136100
營業時間:09:00–23:30
德國皇家啤酒屋用餐小叮嚀:
1.餐廳無人帶位,自己進去找位置坐
2.夏天最好坐外頭,室內稍嫌悶熱
3.有英文菜單
吃完飯後,我們搭地鐵回到慕尼黑中央火車站領行李,
再搭火車回到奧格斯堡ibis旅館。
這間ibis旅館距離奧格斯堡中央火車站差不多步行10分鐘,500公尺左右,
但記得要從靠近旅館及麥當勞的出口會離旅館比較近,
我們一開始不知道從比較遠的出口一路拖行李回飯店,
而且今天還下著大雨,加上石板路,手快斷了,
有點狼狽
Ibis這系列飯店是屬於雅高飯店集團(Accor)的,主要走平價實惠路線,
相對的在飯店硬體設施上比較沒有花俏的裝飾或設備,但住起來也舒適,
整體很乾淨,房間就是小而樸實,
一如一般歐洲旅館,都只有壁燈桌燈,
柔和的燈光和配色令人感覺十分放鬆,但就是點昏暗,
還有暖氣設施,我們都用來烘衣服。
但沒有冰箱設備喔。
廁所是乾濕分離,有點狹小,也有吹風機和一般備品。
我們在這裡住了三晚,房價分別是€122.55 、€85.50、€63.65 ,
以上價錢是不含早餐。
我同時在官網和booking訂房,
因為booking有幾天沒房,我只好到Accor官網訂房。
旅館資訊:
ibis Augsburg Hauptbahnhof(奧格斯堡中央火車站宜必思酒店)
地址:Halderstr. 25, 86150 奧格斯堡, 德國
電話: 49 821/50160
email:H1438@accor.com (booing訂房網連結)
明天遊記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