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倫堡(德語:Nürnberg英語: 是德國巴伐利亞邦中法蘭克尼亞區的中心城市,
巴伐利亞邦的第二大城市,僅次於首府慕尼黑。
紐倫堡不論在中古時期或近代都在歷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建城於11世紀,
是中世紀多位德意志皇帝誕生和居住的城市,紐倫堡是「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直轄的統治中心城市之一,有著濃厚的歷史氣息;
紐倫堡在1933年希特勒德國時代風光無限,在此上演了一連串種族清洗的悲劇,
也使該地成為聯軍轟炸目標,許多古蹟都是後來重建,
甚至1946年對於德國納粹的「紐倫堡審判」,更是讓這個地方受到世界的矚目。
另外德國著名童話作家E·T·A·霍夫曼的童話故事《胡桃鉗與老鼠王》就發生在聖誕夜的紐倫堡市政廳,
這個故事後來被俄羅斯大作曲家柴科夫斯基譜寫成芭蕾舞劇《胡桃鉗》而名揚天下,
紐倫堡也成為歐洲最大的聖誕市集,
經濟上除了因應而生各種玩具製作而成為有名的玩具都城,還是中西歐的工業中心。
紐倫堡是一座擁有50萬人口大城,
相對於昨天羅滕堡靜謐的小鎮風情了,紐倫堡繁華的城市風景是迥然不同感覺。
雖經戰爭洗禮,仍留下一座5公里長的中古世紀城牆,
圍繞著整個紐倫堡,形成一道屏障,
穿過這座高40公尺寬18公尺圓塔造型的國王門king’s gate城牆內就是熱鬧的紐倫堡舊城區。
今天我們買了邦票,要搭db德鐵往奧格斯堡以外,
也可以搭紐倫堡地區的s-bahn近郊火車和u-bahn地鐵,
紐倫堡中央火車站就是德鐵db s-bahn u-bahn共構車站。
今天我們就用邦票從火車站搭地鐵到Lorenzkirche站,
該地鐵站附近就是聖羅倫斯大教堂,
其實走路也很近,只是剛好有買邦票就搭地鐵。
下面是紐倫堡市區主要的景點。
剛好muller超市和dm藥妝店也在附近,有稍微閒逛採購一番,
其實我發現兩者都是超市但販賣東西多寡和種類有差別,
muller超市藥品和水貨都有,賣一些各大品牌保養品,例如sisley、倩碧之類,
不過都是開架式的陳列,還有賣發泡錠和維他命等營養食品,
餅乾類巧克力等食物也很多,
至於dm就是藥妝店, 這家發泡錠比muller便宜,營養食品量多齊全,
還有一些髮妝產品、盥洗用品、小零食、洗衣用具等想得到的日常用品。
而且還有自有品牌的Balea保養品安瓶和膠囊,
我兩種都有買,我以為玻璃製的安瓶無法帶上飛機且怕破掉,
所以以買膠囊為主,但是我覺得精華液的安瓶比精華油的膠囊清爽好吸收。
而且都有不同功效喔,後悔沒買更多安瓶。
我們之後還有經過另一家rossmann藥妝店,自有品牌Rival de Loop保養品安瓶和膠囊,
兩家安瓶差在上ㄧ家無香味,這家有淡淡香味。
還有最有名Schaebens雪本詩的海泥面膜。
另外有很多人會買百靈油,以上藥妝店是沒有賣,
要找有紅色十字標誌的藥局才有賣。
聖羅倫茲教堂(st. lorenz kirche)是德國紐倫堡的一座中世紀哥德式教堂,
建於13-14世紀,紀念羅馬的聖勞倫斯,自宗教改革以來一直是巴伐利亞最大的路德會教堂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嚴重受損,戰後修復。但正面的塔與牆為當時未被攻擊的部分。
教堂外觀以高聳的尖塔作為特色,內部以玫瑰窗作為裝飾。
其珍貴的收藏包括天使的祝福和彩繪玻璃窗、聖壇等。
其中天使的祝福描繪的是天使代表上帝祝福聖瑪利亞受孕,
由聖母和來報喜的天使所構成,周圍圍繞著金玫瑰,
下方還有一條咬著禁果的蛇,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傑作。
入內門費免費,但登塔就要收費了 。
再往北走,就會經過佩格尼茨河,
橫跨河面古色古香的建築物為曾是有名的聖靈醫院(Heilig-Geist-Spital),現為療養院,
河的兩岸都是餐館,可用餐的人們一邊享受美食一邊欣賞河畔風光。
博物館橋的另一面。
橋上還有許多雕刻物,把橋梁裝飾著美輪美奐,極具特色。
下面是橋上的紀念碑。
橋旁的的雕刻作品是根據德國古老小說愚人船,
愚人船(德語:Das Narrenschiff;拉丁語:Stultifera Navis)是亞爾薩斯作家塞巴斯蒂安·布蘭特(Sebastian Brant)1494年在巴塞爾出版的諷刺書籍,
以德文寫成。1497年,該作品譯成拉丁文。
此後,出現許多模仿作品,布蘭特因此被認為是" 愚人文學" 的創始人。
《愚人船》指出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各種愚蠢和弊病。愚人船上有111 個愚人,性格各異,
各自代表愚蠢的一種,其中有守財奴、誹謗者、酒鬼、通姦者、放蕩不羈者、曲解聖經者等。
沿途可見城內有各式各樣的商店、餐廳、百貨公司應有盡有,
有LV、rimowa、h&m、星巴克 、rossmann藥妝店.......
也有古老的建築彼此交錯,除了可以欣賞古城風光外,生活也很便利,有種一直古今間穿梭的奇妙感覺。
我們走到像市集一樣的中央廣場,
已經有好多小攤販聚集販賣一些生鮮蔬果、鮮花、飲料餐點,十分熱鬧,
德國最大最美的聖誕市集就在這裡舉辦喔。
每年歐洲聖誕節期間這廣場都會湧進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
廣場最醒目的建築物就是聖母教堂(Frauenkirche),
每天正中午牆上的鐘樓會有鮮艷的玩偶擺動表演唷,
象徵著中世紀時的選侯,向帝國皇帝宣示效忠的模樣。
聖母堂(Frauenkirche)是的一座羅馬天主教教堂,
位於市中心大集市廣場的東側。(摘自維基百科)
教堂是免費參觀。
教堂大門及牆面雕刻作工很精細。
聖母堂內部,這座教堂是爲了悼念慘遭殺害的猶太人而建造的。
教堂內部也有許多雕刻、畫作、大風琴,還有美麗的彩繪玻璃窗。
中央廣場還有一座19公尺金光閃閃的尖塔造型建築物,
是一個14世紀噴泉-美泉(Schöner Brunnen),裝飾噴泉有40座雕像,表情扮相迥異不同,
代表神聖羅馬帝國的世界觀。它們分別是哲學、自由七藝、四福音作者、4位教父、
7位選帝侯、九傑(Nine Worthies)、摩西和7位先知(何西阿、但以理、耶利米、以西結、阿摩司、以賽亞和約珥)。
噴泉的柵欄上有兩個黃銅環,據說旋轉它們可以帶來好運氣。
這裡有個美麗傳說,只要轉動圍欄上黃色銅圈三圈就可以美夢成真。
據說是一位男孩給思念女孩的戒指,情人們來此旅遊都會把它轉上個幾圈。
難怪這銅圈早已被摸得發亮了。
可是銅圈設的好高,我要墊腳尖才摸的到。
所以就由Harlan先生示範吧,他可以輕而易舉就摸到了。
繼續往北邊的城堡前進,沿路可見聖塞巴杜斯教堂(Sebalduskirche),
為紐倫堡三大教堂中最為古老的中世紀教堂,
它坐落在丟勒廣場(Albrecht-Dürer-Platz),市政廳對面。
它得名於紐倫堡的主保聖人,8世紀隱士和傳教士聖塞巴都。自宗教改革以來,它是一座路德會教堂。
這座建築始建於1230年代,1273-75年完成,最初是一座羅曼式建築。
在14世紀進行重大改建,大廳改為哥德式。15世紀增建了雙塔。
17世紀其內部裝飾改為巴洛克式。二戰期間教堂嚴重受損,戰後修復。花窗玻璃等一些古蹟倖存了下來。(摘自維基百科)
我們好像都只拍到教堂的背面。
渲染點點黃紅的樹葉替教堂增添幾分色彩。
聖塞巴杜斯教堂旁的不起眼黑色屋頂建築是知名香腸餐廳Bratwursthäusle bei St. Sebald,
幾乎都是高朋滿座的狀態,可見生意有多好。
除了內用,趕時間的人也可以外帶小香腸堡。
早知道可以外帶就買一份了。
不時看到有紅色的觀光巴士穿梭在大街小巷,
感覺十分方便。
在教堂身後的對面是紐倫堡市政廳,好像有點不起眼。
我們在教堂旁的藥局購入一些百靈油,10ml5.8歐元,25ml8.5歐元,
之前在慕尼黑廣場旁的藥局是10 ml6.45歐元,25ml10.15歐元,稍微貴一些。
下面是慕尼黑的瑪麗恩廣場附近藥局拍的照片。可以稍微比價一下。
我們購物完後,繼續朝向城堡前進,
沿路地勢慢慢爬高,往後市集方向拍照,
可以看到市政廳屋頂和聖母院的尖塔。
紐倫堡的博物館看起來好古典。還有凸型窗,屋頂上有不同雕像。
再往北走,就到皇帝堡,有些人會翻做凱薩堡,但德文 Kaiser原意是皇帝。
這座穩坐於峭壁上居高臨下的皇帝堡是紐倫堡的皇城地位象徵,也是前來紐倫堡地區的遊客們喜歡造訪的地方。
皇帝堡位於紐倫堡成的最北端,也是遠方的最高點。皇帝堡建於12世紀,
因為曾有好幾位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住在這裡,因此命名為皇帝堡。
而目前我們所見到的皇帝堡,是十五、十六世紀的遺跡,但其所擁有的古樸風味仍在,
周遭的房舍也因為經過了修整,以及在花草的點綴之下,不論是從那個角度觀賞,
都散發的濃郁的浪漫氣息。如同羅騰堡、威茲堡一般,讓人迷醉。當站在皇帝堡時,
可以眺望紐倫堡滿城尖斜的紅屋頂、浪漫的閣樓窗戶以及教堂的美麗尖塔,都讓人難以忘懷。(摘自德國旅遊網)
不要以為城堡就有華美幻想,皇帝堡屬於防禦型城堡,
雖然沒有像天鵝堡般浪漫的外觀,
但是住過皇帝卻是鐵一般的事實,而且「每一位」神聖羅馬帝國國王都住過這個皇帝堡,
神聖羅馬帝國是西元962至1806年的封建君主制帝國,領土包括了中歐與西歐,以德意志地區為核心,
德國許多城堡和教堂也在這個時期誕生,非常喜歡紐倫堡的卡爾四世, 1356年頒布了「金璽詔書」,
因此之後的皇帝都必需至此舉行會議,光是他自己就在此舉行了超過五十次會議,
無數的會議也象徵無數重大政策在此決定,也寫下一篇篇歷史。
一個關於堡的小補充:
在德文裡有Die Burg/Das Schloss這兩個單字,都可以翻作城堡,
但不同的是Burg是軍事用的堡/要塞,而Schloss則是居城用的宮城,
由紐倫堡皇帝堡使用Burg來看,就可以知道它的用途比較軍事。
而地名裡berg結尾則為山地或高處地形,紐倫堡的Nürnberg就代表這個城市位於高處,
burg除了指城堡也可以指城市,中文翻譯都翻成甚麼甚麼堡,不過德文裡這兩個字可不盡相同喔。
之前有提到紐倫堡是納粹黨大本營,因為紐倫堡的地方政府在納粹還未執政以前就已經支持納粹黨,
加上紐倫堡算是繼承神聖羅馬帝國之後的皇都,擁有帝國繼承者之意,
所以變成了納粹的主要根據地之一,紐倫堡很多建物在二戰時期就被摧毀。
城堡當然也無法倖免於難,不過城堡內重要的羅馬式建築群與歌德式晚期建築群很幸運得逃過一劫,
之前整修過皇帝堡的建築師 Rudolf Esterer 便直接照著戰前的藍圖重建所有損壞的區域。
下圖是城堡的地圖,不是每一個都是能參觀的,有一些是辦公室,
一般遊客可以參觀的地方分別是 1號的城堡內庭、 2號的 Kemenate 婦女起居室、
3號的 Palas 城堡主建築物、4號的 Imperial Chapel 帝國教堂、
7號的世界上最深的古井以及 9號的 Sinwellturm 圓塔。
另外15號
城門上有神聖羅馬帝國的德意志聯邦的國徽-雙頭鷹。
一進城門,會看到一座大平台,好多人在此拍照。
可以看到紐倫堡的城市風景。
在往右邊9號的 Sinwellturm 圓塔前進,會先看到旁邊有免費廁所,
圓塔好多人在排隊刷票進入,只拍到廁所一半。
但售票處都不在這裡,而是在更深處2號的婦女起居室。
以上資料都是我事後查到的,其實當天我們也是很隨興亂逛,因為我們持城堡票,所以是到2號婦女起居室=售票處免費換票,
售票處門口上會有城堡標誌
門票:宮殿+博物館5.5歐;深井+圓塔3.5歐;全部參觀7歐;可使用14天城堡票
開放時間:http://www.kaiserburg-nuernberg.de/englisch/tourist/admiss.htm
需要解說員帶領才可集體參觀的區域:宮殿/深井
最值得參觀的雙教堂(Double Chapel)就在宮殿內,
深井則是因為怕參觀者不小心會摔入井中,所以才需要解說員帶領
可自行隨意單獨參觀的區域:博物館/圓塔
博物館就是博物館囉(廢話XD),展品不算太多但也不少,分佈在不同展間
高聳的圓塔需爬樓梯攻頂,沒有電梯喔!
當時售票處人員有跟我們提醒幾點集合導覽,但因為時間沒有搭上,我們並沒有參加導覽團,
實際上我們有逛到1、2、3、4、9號,沒有逛到7號深井,
應該是要參加導覽團才能進入。
後來查資料才知道理論上應該是在宮殿入口處集合,由專業解說員帶領參觀宮殿,
因為宮殿和博物館相連,因此在宮殿參觀完後,會給自由時間參觀博物館,
並告知參觀深井的集合時間,中間空擋可自行亂晃或休息,
而在解說員帶領參觀完深井後,則可自行登高圓塔。
花團錦簇的售票處大門,外面植物真的長的好茂密。
1號中庭很好拍,我們到訪時間剛好城堡外牆爬滿了植物,隨著季節更迭遞嬗,
牆面的藤蔓像偷喝酒般紛紛醺紅了,
當微風輕拂過時,茂密的枝葉窸窣地低吟,
低垂葉面也輕輕的拂過旅人的衣裳,
拍落旅人一身的塵累,這樣詩意的景致充滿生意、也憑添幾分秋色。
我們先從最遠的圓塔開始逛起,
先到入口刷卡進入。
歡迎進入霍格華茲的神秘世界,
狹長幽暗的樓梯甬道,僅靠壁面的小燈照明,
感覺很有冒險氣氛。
盤旋而上的樓梯,一層又一層,樓梯盡頭似乎有美麗風景等著我們,
在幽閉的圓塔內,我們努力向上爬。
終於到了盡頭從塔頂向外可以遠眺紐倫堡的市容和天際線,
這應該是紐倫堡的至高點,
果然努力還是有代價的,努力捕捉更多好的照片,按相機的手都沒停過。
紐倫堡建築除了南德特有的紅屋頂外,還有屋頂上開了好多窗戶,
好像是建物有了很多眼睛,跟旅人在打招呼,好特別喔。
參觀完圓塔後,我們在到3號的 Palas 城堡主建築物一樓大門進去,
看其他人網誌是從樓梯上去,跟我們參觀動線相反,因為我們最後是從樓梯下來。
一進入宮殿內是寬敞且乾淨大廳,幾乎空無一物,
所以就在窗邊拍拍照。
城堡內最具特色就是羅馬的雙教堂,
原來在那個年代的教堂是有分不同的座位區的,皇宮貴族坐在上層聽講道,
平民百姓則是站在不會被皇宮貴族看到的教堂底層。
城堡的主建築中展示著許多盔甲,另外也有一些古皇族所使用的器具,包含加冕禮所用的儀式器具、
城堡中的各種鑰匙工藝品,還有打仗用的兵器跟火器。
另外一區加冕禮用的器具每個都金閃閃的,感覺價值不斐。
紐倫堡的全貌模型
這一個壁爐是金屬製的,據說當年的這種暖爐,是從柴房鎖燒熱的熱水蒸氣透過管線傳進這個金屬箱,
然後利用金屬易吸熱散熱的特性達到暖化房間內部的目的。
結束完宮殿和博物館後,我們又在城堡內到處拍照,
這裡聽說是深井參觀點。
深井的導覽是一個時段一個時段的,快到時間時要在門外排隊。
聽說這口深井是世界上最深,有300多公尺深。
深井最早記載在14世紀,但也許更早就存在了,
古時候的人取水不易,要取得乾淨的飲用水更是難上加難,
常常有人喝了不乾淨的水,或是使用不乾淨的水來做菜,結果全家大小就這樣一命嗚呼的案件。
因此如果能有乾淨無污染的泉水,通常都是優先讓給皇宮貴族來飲用的,也會有屬於皇宮貴族的一口獨立井。
位於皇帝堡中的這個深井在當時的每天都會有警衛守著,晚上也會鎖上,為的就是怕有老百姓跑來偷水。
正是因為這樣,一般老百姓沒有水喝,才會轉而以酒代水,因為蒸餾過的酒反而比水還要乾淨。(摘自艾爾菲旅行手札)
結束皇帝堡後,前往下一個景點,杜勒故居及博物館就在皇帝堡下方不遠處,
附近還有一道城牆,
Harlan先生說這樣場景很像<進擊的巨人>,
感覺有巨人會從城牆外跨入!
杜勒旅館前門口的兔子銅像是來自一幅杜勒的素描作品,但我覺得長得有點可怕。
旅館不遠的轉角處的屋子,就是杜勒故居,唯一的辨別方式是牆上掛著的ALBRECHT-DURER-HAUS,
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有涉略的捧由應該不會想錯過。
杜勒故居 - Albrecht-Dürer-Haus
A.開放時間
(a)平日:上午10點~下午5點
(b)星期四:上午10點~下午8點
(c)週六、日:上午10點~下午6點
(d)7~9月及聖誕市集期間週一:上午10點~下午5點
(e)星期一公休
B.門票:成人5歐元,優待票3歐元,每周六下午2點有英文導覽,費用為2.5歐元
杜勒有「德國文藝復興之父」的美名。年輕時以木刻版畫出名,後以學徒期滿身分出門旅遊,
兩次旅遊義大利的經驗,讓他受到文藝復興風格影響,並且將此浪潮帶到了北方。
另外,他也被稱作「自畫像之父」,此外他還研究人體的比例及透視等道理,並做成書加以推廣。
這間房子是他在1509年時買下,他就在這間屋子裡工作及生活,並創作出舉世聞名的藝術。
紐倫堡最有特色的小巷小弄就屬杜勒故居附近和Weißgerbergasse街,
也是保存完好舊城區的紐倫堡古蹟之一,範圍不大。
旅人的踅音不絶於這條充滿歷史的石板路上,
循著巷弄摸索這座舊城的紋理,遙想著當年的榮景,
是對古城保存良好的讚嘆!
也是紐倫堡最童話最可愛的一條街,值得細細探究。
真的範圍不大,一下子就走完了。
我們又回到市集廣場,打算找個小吃來吃看看。
當然就是選排隊人最多的一攤。
很像是中東料理-沙威瑪。
聽說是歐洲最安全,通常不會踩雷的料理。
菜單上有很多組合,不同價位。
噹噹噹~~沙威馬上桌了,還有一些蔬菜和馬鈴薯,
這樣要價6歐。
毫不客氣就站在廣場中央開始吃起來,
反正也沒人認識,不用顧形象,
內餡的肉很多汁,醬汁調得剛好適中,有點酸鹹,真的很好吃!
吃完後,我們沿路走回車站,之間還逛了好多家藥妝店,
途中還經過一家可麗餅餐車,
我很認真在研究菜單,最後點了香蕉巧克力可麗餅,
一份4歐,好像有點貴
餅皮和臺灣可麗餅薄脆口感截然不同,非常軟Q,有點厚度,
甜蜜蜜的內餡,加上煎到焦香麵香外皮,好吃
還有到premier 退稅公司據點退稅(地址:Hallplatz 11 - 15, Nuremberg, 90402 DER Deutsches Reisebüro),
想說這樣問看看法國買雪衣的退稅單有誤要怎處理,
結果他說他只能用德國退稅部分,所以我們將部分德國退稅單直接退現金,也被收手續費,
要注意的是市内退税点现金退款——必须在購物后21天内将经海關驗證的退税單寄回Premier Tax Free,
Premier Tax Free官網友簡介各國退稅規定及追縱退款。https://premiertaxfree.cn/de-guo-tui-shui-xi-ze
至於法國退稅單還是要看海關願不願意蓋章,
名字和國籍打錯,而且給空白信封,
後來我們自己畫掉重寫,另外又因為好像信封只能放3張退稅單,
我們決定把法國雪衣退稅單放在空白信封,信封地址照抄其他商品premier退稅單,
在貼上一張郵票(因為我們有寄明信片習慣,所以多買郵票),投到機場郵筒中。
結果就是其他德國奧地利商品都退稅了,隔一個月才退,真是一件曲折離奇的事情。
其實還有其他做法,就是在奧地利機場過了海關後,還有一個退稅公司有設退現金據點,
或是回到台灣在寄回去。
不過網路上很多人在討論這家退稅公司比另一家退稅公司global blue更難退稅,
幸好後來我們有拿到退稅。
血拼和退稅完,我們就到旅館拿行李搭火車,準備回奧格斯堡了,
紐倫堡到奧格斯堡不用轉車,但也要一個小時的車程。
到奧格斯堡時,天色已經昏暗了。